预防青少年网瘾,关键还是在于自身!
发布时间:2019-06-19
原文来自:未知
近几年来,网瘾问题越来越突出,尤其以青少年的网瘾问题最为严重,作为家长或者本人必须予以重视,及时预防网瘾的形成。
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,归纳起来就是外因和内因。外因主要有家庭因素、学校因素、社会环境因素与网络的特点。内因主要是青少年自身的需求、兴趣、信念、理想、价值观、性格等个性因素。
首先,应清醒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,唯此才能自觉抵制诱惑,加强自我约束。可对照网瘾诊断标准,及早发现问题。已有网瘾或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,最好写下自迷恋网络后,自己所忽略的每一项活动或习惯,比如睡眠、学习、与同学接触、与家人及朋友联系、体育锻炼等,回想一下自己所失去的生活及付出的代价,并自问是否值得。
第二,形成良好的习惯,提高自身修养。严格的作息习惯、良好的学习习惯,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,也能有效预防网络成瘾。特别是要养成去学校图书馆阅读的习惯,因为图书馆有更强的组织性,能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找到所需资料,且图书馆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,不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。同时,青少年需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,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信息。
第三,注重亲情友情,加强情感交流,经常与父母沟通,有事主动与父母老师商量。积极参与班级与学校的活动,多与同学进行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方面的交流,增进彼此间的情感。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,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。
第四,培养兴趣爱好,丰富业余生活。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价值,还能把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,每当“网瘾”发作时,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摆脱——找到一个替代的刺激,激活新的兴奋点,使上网的想法逐渐消失。
第五,合理使用网络,制定上网时间。网络的丰富性可以拓宽青少年的求知途径;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;网络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;网络的互助性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友谊。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,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,把它作为自身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。
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。很多家长忽视孩子情感需要和家庭支持,欠缺爱与交流方面的表达;注重结果,忽视过程,不看重孩子所付出的努力。社交上“过度保护”,限制孩子与外界正常接触,不鼓励孩子参与社会活动,不注重人际交往的训练,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养成内向寡言的个性,情感体验和表达更趋于消极,缺乏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,本身易陷于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中。
一些孩子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,坚持“如果成绩不能保持优异,我就完了”的消极歪曲的认知,加上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,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,逃避现实,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。
心理学专家认为,同学关系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。随着年龄增长,青少年独立意识不断增强,为了显示他们已经长大,往往故意减弱与父母、老师的情感依恋,积极发展同伴关系,这时同伴的影响已成为青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