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二学生因分班引发的心理问题
发布时间:2019-06-15
原文来自:未知
新学期开学,高二学生将面临高中三年中最难把握的一年。进入高二,由于文理分班,导致部分高二学生心理波动,一些新高二的班级,近半数学生由于文理分班出现心理问题,孩子的通常表现为不想上学。对此,全程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叶伟泽老师指出,高二学生出现心理波动属于正常现象,家长和学生都不用过分恐慌,但要及时进行有效正确的疏导。
学文男生:“花丛”中生出自卑感
小亮是文科学生,今年高考以绝对优势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。小亮提到:“高二的时候,我曾经特别困惑。分班后,我进入文科班,班里不到十个男生。当时我很自卑,我认为,男孩子聪明理科好,而我学文,就证明我不具备男生的优势。”由于有思想负担,分班后,小亮一直很忧郁,成绩也不理想。
学好数学让小亮发生了转变。小亮说:父母看透了我的心思。爸爸告诉我,学文一样可以证明自己很聪明。比如,文科生也要考数学,你的数学可以比理科生学得还好,这样就可以证明你自己的实力。父亲的提醒让小亮茅塞顿开。接下来的几次小考,小亮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。这让小亮充满了信心,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,成绩一路飙升。
叶老师指出,男生进入“女生堆”,朋友减少,感到自己从男孩群体中脱离出来,怕别人对自己“有看法”。遇到这种情况,高二男生可以借鉴小亮的方法,增强自己的自信心,创造成功机会,让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,充满自信、激发潜能,使自己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。此外,分班后,如果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时候,不管文科生还是理科生,都要学会坚定自己的信念。例如,不管选择理科还是文科,都表明自己对理科(文科)的学习有兴趣,对学好理科(文科)有信心。
拒不上学:抵触情绪容易“传染”
已经上大二的小强称,高二出现抵触情绪很正常。他说:“我是理科生,刚上高二的时候,我们班有几个人后悔没学文。在班里,他们经常说不想上学了。其实,高二刚开始的时候,大家都处于爬坡阶段,容易遇到问题。他们的消极情绪传染了很多人,包括我在内。”
小强当时特别郁闷,有一天,突然告诉父母不想去上学了。小强称,父母被我吓坏了,他们带我去看心理医生。我把自己的感觉说了出来,医生告诉我:我被同学的负面情绪传染了。在几次“话聊”后,我感觉自己轻松不少,并能重新集中精力学习。而让我真正走出困境的是,之后一次考试的成功。
高二学生面对挫折出现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。这一年会考科目多,学习的难度加大,让学生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。这一阶段,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好文理分班的契机,超越竞争对手,实现质的飞跃。另一方面,也会因为文理分班,产生消极情绪。此时,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。如果发现孩子因文理分班或成绩波动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时,应及时就医,帮孩子重新振作。
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,是学生状态分化的分水岭。希望所有高二学生可以充满信心和勇气,具备方法和能力,一起冲向成功的彼岸。